当前位置:首页 > 实用信息

曾荣昌教授:国内新刊异军突起浅析-从材料科学视角来看

2020-07-09 来源:曾荣昌

        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已于2020年6月29日更新。我国材料类大部分新刊异军突起,实现蝶变,迅速占据高位。如科爱(KeAi)旗下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 (生物活性材料)首个影响因子(IF)达8.742,在Materials Science (材料科学),Biomaterials(生物材料)领域排名第二。Journal of  Magnesium and Alloys (镁合金杂志)第二个IF达7.115,2019年进入中科院一区。位居全球79种SCI收录的冶金与冶金工程类(Metallurgy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)学术期刊第二位。本人作为两刊编委,为两刊的进步而由衷地高兴。

 

        目前,我国科技期刊还没有自己的平台、更没有旗舰和航母期刊。庆幸的是,有许多期刊有志之士,正蓄势待发。据我所知,近年发展速度较快的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(IF6.155,一区)就有载文千篇的宏大目标。

 

        在我国期刊发展新政支持下,新刊取得成功,一些老刊取得长足进步。究其原因,有以下几点浅见。  

  

一、新学科、新材料、交叉学科方向

        新刊紧扣当前学科发展新方向,跟踪材料、化学、生物医学、纳米、能源等学科交叉前沿领域、热点领域。

 

二、编委会国际化、平民化

        新刊编委会来自国际上最活跃的科研一线团队。大部分为中青年人,具有国际视野、思维活跃、充满朝气和活力、有想法、豪情满怀、干劲冲天。

 

三、良好的编、审、作者关系

        微信群的建立,确保了编、审、作者信息畅通,开辟微信公众号,推文传播速率快,办刊流程短,审稿快、出刊快,效率高。

 

        当然,新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比如,载文量不够多,质量有待提升、影响力还不太强。

 

        而老刊办刊基础很好,单位科研实力强,但也面临办刊学科固化,编委会老化、办刊效率不高等系列问题。

 

        希望我国期刊能继续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,改变条块分割、作坊式办刊的现状,打破编制、单位、区域限制,提升专业化办刊水平,加快新刊(群)审批和建设,建立属于自己的期刊发布平台和数据库,打造载文量达数千篇的旗舰期刊,实现自身盈利生存,远期计划实现与Elsevier、Springer-Nature国际巨头期刊三足鼎立的局面,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。

 

2020中国材料类期刊IF

 

 

作者简介

曾荣昌 博士、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西安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。

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四十年贡献奖优秀科研团队负责人;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8项;合作出版学术著作、教材6部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;发表 SCI收录论文160余篇;荣获省部级奖项6项。

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;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、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;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等。

国际期刊《Bioactive Materials》(IF 8.742)、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》(IF 7.115)、《Frontier of Materials Science》(IF 1.747)和《Heliyon》等期刊编委。

 

 

作者:曾荣昌

来源:曾荣昌科学网博客

链接地址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114283-1240007.html 

声明:本文原作者授权转载,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。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公众号。

 

微信公众号:Goal Science

投稿邮箱:wechat@gs-metals.com

投稿微信:GSmaterial